第129章 郭保坤正拿着面人儿舔得津津有味

郭保坤正拿着面人儿舔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笑容,

还问父亲是否也想尝尝这面人儿。

他一向如此,眉头总是舒展着,

心中从无烦忧之事。

无非就是觉得读书辛苦,无聊至极,

还要受先生的责骂,挨先生的手板。

但他见笵家的那个小胖子就从不畏惧先生,

而且那位苏先生看起来也极为和蔼可亲。

因此,郭保坤心想,若是苏先生能做他的老师,那该有多好。

想到这里,他突然忆起,

自己今早似乎和太子提及过,苏先生很适合担任少师一职。

而父亲好像叮嘱过他,不要和太子谈论此事。

郭保坤猛地一愣,手中的面人儿也忘了舔。

犹豫片刻后,望着父亲和煦的脸庞,他老老实实地坦白了。

“父亲,那个……”

“关于苏先生的事,我和太子殿下说了。”郭攸之闻言,气得脸色铁青,怒斥道。

“我不是告诉过你,不要和太子说这事吗?”

郭保坤怯生生地看着父亲,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忘了。”

同时,他的眼睛还不时地瞟向手中的面人儿,却不敢再吃,只好咽了咽口水。

郭攸之听到这话,眼前一黑,拳头不自觉地握紧了。

他闭上眼睛,

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如此重复了好几次。

脑海中一直默念着:亲生的,是亲生的。

别生气,我不生气!待他再次睁开眼时,

又看见儿子那双真挚而又无辜的眼睛正望着自己。

想了想,儿子向来如此,又不是第一次了。

而且他这次还主动坦白了,没有隐瞒。

郭攸之轻轻叹了口气,无奈地问道:“那太子怎么说?”

见父亲似乎不再生气,郭保坤的嘴角又翘了起来。

他迅速将面人儿放入口中舔了一口,笑道:

“太子殿下说,好。”

说这话时,他的笑容纯净无邪,语气也十分平淡。

这事似乎轻而易举。

然而,对郭保坤而言,的确如此。

不过是更换一位老师而已。

况且太子本就不满之前那位严厉的少师。

自己一提,太子也就应允了。

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郭攸之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即沉默。

他深知难以向儿子阐明此中的利害关系。

罢了,反正他本就存此念头。

只是他原本打算另找机会,亲自向陛下提及。

但经由保坤告知太子,再由太子去说,也未尝不可。

这就要看太子如何陈述了。

庆国皇宫,御书房内。

此处位于偏殿之中,因屋顶高耸,空间并不显得宽敞。

左侧排列着一排与人齐高的雕花横木书架,架上摆满了书籍。

此地距大臣议事的太极殿不远。

庆皇每次退朝后,便会来到御书房继续处理国事。

然而,下了朝,他便不再喜爱那些繁琐的朝服。

很快便让太监们为其脱下龙袍,换上宽松的红白相间便服。

腰间束着玉带,显得颇为咸适。

庆皇斜倚在矮榻上,手中翻阅着春闱榜单名录。

正看着,门外太监前来禀报:“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庆皇伸手将名录置于茶几上,随意地点了点头。

太监连忙将太子引进屋内。

太子恭敬地走近,向庆皇行礼请安:“儿臣给父皇请安。”

太子低着头,未得父皇允许,不敢轻易抬起。

庆皇随意摆了摆手。

太子这才望向庆皇,又瞥了一眼桌上的榜单名录。

显然,那是春闱的榜单。

孩子的视力极好,一眼便看到了排名第一的名字——苏渝,正是郭保坤提及的那位苏先生。

望着面前似有犹豫的太子,

庆皇神色淡然地端起参茶,轻啜一口。

片刻后,太子缓缓开口:

“父皇,儿臣想更换少师。”

庆皇随意将茶杯放置一旁,淡淡问道:“你想换谁?”

太子心中原本有些忐忑,已想好诸多更换少师的理由。

未曾料到,父皇竟未问及此事。

太子肩膀微沉,暗暗松了口气。

他规矩地站在一旁,恭敬答道:

“一位名叫苏渝的年轻先生。”“也是今年的会试榜首。”

“儿臣听闻,他才华横溢。”这惊人的才华固然重要。

但更为关键的是,

他听郭保坤讲述了许多关于这位苏先生的事迹。

这位苏先生,年仅十八岁。

已中举人,此番又中贡士,且名列榜首。

不仅如此,他还是近来声名大噪的神医。

据说请他治病,起步价便是万两白银。

这位先生只治奇症、绝症,极为聪慧,且性情独特。

太子内心对这位学识渊博、医术超群的年轻苏先生充满了好奇。

从郭保坤口中得知,苏先生目前正担任司南伯府子女的教书先生之职。

那府邸中的两位少爷和某位小姐,对这位先生的评价亦是极高。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位先生的性情看起来极为和煦温柔。

庆皇静静地聆听,脑海中浮现出其他相关画面。

沉默片刻后,庆皇突然发问:“这消息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实际上,郭保坤早上已经与太子分享过这些信息。

庆皇心中早已有数。

太子身为未来的国君,其一言一行自然备受瞩目。

但庆皇仍提出了这个问题,意在试探儿子是否会对自己有所隐瞒。

太子略作思考,恭敬地回答:

“是儿臣的伴读郭保坤告知的。”

“他在宫外,素来喜好与文人结交。”“故而早先便已耳闻苏先生的才情。”

太子深知,在这皇宫之内,没有任何事情能逃脱父皇的法眼。

因此,他并未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略一思索,太子又补充说:

“此次会试,苏先生荣获榜首。”他明白,父皇定已有所耳闻。

但他仍想强调这一点,同时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之所以想请苏先生担任少师,完全是因为欣赏其才学。

庆皇面无表情地端起手边的茶杯,轻啜一口。

“嗯。”

“此事,朕会仔细考虑的。”

随后,他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太子退下。

太子立刻会意,拱手行礼,恭敬地说:“儿臣告退。”

接着,他便十分规矩地退出了御书房。

离开之后,太子缓缓吐出一口气。

每次来到父皇的御书房,他总会不自觉地感到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