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章 再见母亲
一路回到家,周川让赵磊他们把木头丢院里后,直接把人全给赶走了,自己则把那一大筐栗子给夏小青家送了过去。
清琅村位于半一个峡谷,两边是山,中间一条河,所有的水田和大部分房子在河道两旁,旱地则在更高的山脚。
两侧的山都很高,藏着很多山货、草药。
顺着河往下游走十几里,就能出峡谷,再走几里就到了镇上。
想要到县城,就得在镇里坐车。
周川家在清琅村一组,夏小青是三组的,要顺着河道往上游走四五百米。
夏小青这时正在门口“稻场”挑选刚摘回来栗子,里面有些长虫的,得挑选出来。
“夏小青!”周川喊了一声。
夏小青听到周川的声音,下意识就颤抖了一下,似乎是被吓到了。
回头的时候,整张小脸都是发白的。
“我有那么可怕么?”周川说着撇撇嘴,颇为不满夏小青的反应。
夏小青不知道怎么回答,憋了半天问了一句:“你……你有事么?”
周川把筐子放到稻场:“刚才赵磊他们在,不好直接给你送过来,要不然他们又要嚼舌根了。”
其实夏小青一路都在惦记周川背走的这一筐栗子,一套是拿去卖的话,能值不少钱了。
在她心里,地方是周川找的,栗子是她摘的、捡的,她分一半应该没问题。
可周川背走了大半。
想到自己之前还在心里骂周川“大骗子”“不守信用”,顿时有些脸红:“我……我以为……”
“以为我不给你了?”周川说道:“我这人可能毛病一大堆,但绝对守信。行了,你自己慢慢挑,我走了!”
周川还想回去早点把那一节樟树里的沉香取出来。
看着周川大步离开的背影,夏小青心里忽然觉得,周川其实真不坏,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以前她跟周川没有交集,只是道听途说,又时候还能看到周川从别人家喝酒、打牌出来,三五成群抽着烟,又或者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一辆摩托车,顺着河道旁的烂石子路狂飙,给人感觉就不好。
…………
周川回到家,母亲李秀梅正挑着刚采回来的车前草。
这种药草到处都是,卖不上什么价格,村里人干活的时候,只要看到能卖的东西,都会顺手弄回来,反正有人上门收,能卖一点算一点。
“妈!”周川看到母亲,下意识加快了脚步,生意都略带颤音。
李秀梅抬头看着周川,略觉得有些古怪:“你怎么了?”
周川看到母亲容颜,心中五味杂陈,要不是经常看母亲的遗照,他都快忘记母亲长什么样了。
看到真人和照片肯定还是有些区别的。
见到过世亲人的这种感觉,很难用言语形容清楚。
周川咽了咽唾沫,深吸一口气,压住内心的激动,故作轻松地说道:“没事!我能有什么事,我饿了!”
李秀梅没好气的说道:“吃饭不见你回来,回来就知道喊饿。”
“灶上给你留了饭菜,自己去吃。”
周川应了一声,快步进屋。
才踏进堂屋,周川眼角就滑落一滴泪,他实在是压抑不住内心那难以言说的滋味。
连续深吸几口气,压住想哭的冲动,用手擦干眼泪,走进厨房。
现在还是烧柴火住房,住房用的是一个铁锅,灶里用灰盖住烧火时留下的火炭,能让火炭烧的更久,上面的饭菜也就没凉得那么快。
从有些发黑的橱柜上拿起一个大碗,打开铁锅,里面有半碗剁辣椒炒鸡蛋,饭还有一大碗,锅底已经烧出了锅巴。
周川把饭全装进碗里,又将那半碗剁椒炒蛋倒了一半在饭上,端着碗走到门口,看着母亲挑车前草。
上一世他就幻想过无数次,要是能再见到父母,自己要怎么弥补犯下的过错。
但现在,他觉得自己什么也不用做。
吃一口母亲做的饭菜,看着母亲坐在家门口挑车前草,那就已经是非常非常幸福的事,嘴角也不由自主的往上勾起,露出笑容。
李秀梅调完车前草,回头看到儿子盯着自己笑,皱了皱眉:“你看着我做什么?你不会又在外面犯什么混账事了吧?”
周川摇头,笑着说道:“没!就是发现老妈你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漂亮了,你肯定是全天下最能干,最漂亮的老妈!”
李秀梅只是乡下妇女,什么时候听过这样的夸赞,脸上不由露出笑容,又故意做出生气的样子:“你少胡说八道。还有,你最好没做什么混账事。”
周川“嘿嘿”一笑,说道:“保证没有。妈,爸什么时候回来?”
李秀梅顿时警惕起来:“你别盯着你爸手里的那点钱!”
周川父亲周柏城农忙是在家里种田,不那么忙了,家里的活就交给李秀梅,他则去外卖做泥瓦匠,给人砌房子,这也是周家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以前每次周柏城回来,周川就想尽办法从他手里拿钱。
周川忙解释:“没有!我是想说,爸那个活很危险,要不让他别做了。”
上一世,周柏城就因为干这个活出过事,从架子上摔下来,直接送进了医院,好在只有一层楼高,没有什么大事。
李秀梅对此并不在意,毕竟泥瓦匠的收入算高的:“你也知道你爸赚点钱不容易?那你就少干混账事。”
“你爸不干活,家里拿什么来花销?要不你给你爸找个清闲的活?”
周川张了张嘴,最后只是咂了咂嘴,自己在母亲眼里就是一个混子,现在说什么都没用,最终还是要看自己做到了什么。
吃完饭,顺手把碗筷洗了,然后把饭锅里的锅巴撬了半块出来吃。
虽然有点糊了,但很长时间没吃锅巴,味道确实香。
一边嚼着锅巴,一边看着稻场上的那一节大樟木,虽然两头沉香都不多,但树瘤在中间,沉香最多的地方也在那个位置。
这一块要是能开出自己预估的五十斤左右,至少也能值个一万多块钱。
92年的一万含金量还是极高的,普通工人一个月的收入基本在两百左右,技术工在三百左右,中高层管理或技术工在五百左右。
到94年之后,有几年连续涨工资,到了2000年普通工人月收入已经有四百到八百,技术工能有八百到一千五左右,具体要看城市。
92年在农村有一万,那妥妥的小富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