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暗室实验(1885年冬)
巴黎的初雪来得悄无声息,细碎的雪沫子沾湿了蒙马特高地蜿蜒的石子路,像撒下一层盐。勒内推开兄弟俩共用工作室的门,一股混合着金属、玻璃和松节油的熟悉气味扑面而来。但今天,这其中夹杂着一丝异样——一种甜腻中带着金属腥气的味道,像咬破口腔黏膜时渗出的血。
他的目光扫过储藏室,脚步顿住了。装硝酸银的玻璃瓶少了一半。这不是粗心,瓶塞被刻意塞回,但瓶身上残留的指印透着急切。勒内蹲下身,手指抹过木架底层的积尘——一道清晰的拖痕,指向通往后门的狭窄过道。
门缝下,卡着一片不寻常的玻璃渣。他捡起来,就着煤油灯昏黄的光仔细端详。玻璃本身是透明的,但内部却泛着病态的蓝绿色荧光,像夏夜沼泽里腐烂生物发出的磷光。
一种冰冷的预感攫住了他。
“卢西恩?“他推开哥哥卧室的门。床铺整齐得像军营,枕头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笔记。页面上是疯狂潦草的算式,边缘用红墨水反复描着一行字:“光可以被囚禁。“字迹力透纸背,带着一种偏执的狂热。
勒内猛地推开窗,凛冽的寒风裹着雪沫灌入。楼下,雪地上有一串新鲜的脚印,毫不犹豫地延伸向远处那座废弃的圣安妮教堂地下室。
---
教堂地下室的石墙渗出冰水,凝结成晶莹的冰挂。但角落里,一座用旧砖和黏土粗糙垒砌的自制熔炉却烧得通红,发出令人不安的“嗡嗡“声。卢西恩站在坩埚前,往沸腾翻滚的玻璃液里倒入水银。
银色的液珠在高温中疯狂跳跃,像某种有生命的活物,抗拒着与玻璃融合。它们翻滚、碰撞,发出细微的嘶鸣。
“你疯了吗?!“勒内的声音在拱顶下激起空洞的回响,“水银蒸汽会要了你的命!“
卢西恩的背影僵了一瞬。他缓缓转过身。炉火的光映在他脸上,勒内看清了他右眼的变化——结膜布满蛛网般的血丝,瞳孔在暗处泛着不自然的玻璃光泽,像一颗镶嵌在血肉里的冰冷宝石。
“我在创造永恒。“卢西恩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诡异的平静。他举起一根刚刚成型的细长玻璃棒,内部悬浮着无数纳米级的气泡,像被冻结的星辰。“看,“他的语气近乎痴迷,“光在这些气泡里反弹上千次才勉强逃逸,折射率比钻石更高。“
熔炉的火光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石墙上,那影子竟比本体更清晰、更稳定,像一幅用浓墨绘制的工笔素描,透着非人的精确。
勒内冲上前抓住他的手腕:“父亲说过,玻璃必须呼吸!这种密度的材质会——“
“会怎样?“卢西恩猛地甩开他,力道大得惊人,“像你的蜻蜓胸针一样,优雅地自然老化?真浪漫啊,等着被时间淘汰,被尘埃覆盖。“他的嘴角扯出一个讥诮的弧度。
他弯腰从工作台下取出一个生锈的铁盒,“哐当“一声掀开。勒内倒抽一口冷气——盒里用黑色丝绒衬垫,整齐排列着十二个微型玻璃颅骨,每个只有拇指指甲盖大小,工艺精湛得可怕。每个颅骨的天灵盖上,都刻着残缺的“Lalique“签名。
“失败品。“卢西恩轻叩其中一个颅骨,它竟发出钟磬般清越悠长的回响,“但第一百零一次实验,会成功。“
---
雪停的午夜,勒内用铁丝撬开了卢西恩上锁的抽屉。在一沓绘满扭曲结构的设计图下方,他找到一块用黑绒布仔细包裹的棱镜。它比普通玻璃沉重得多,核心处嵌着一粒深红色的、仿佛还在搏动的矿物晶体。
当惨淡的月光透过高窗,恰好照射在棱镜上时,地板上竟浮现出一行倒写的、燃烧般文字:
“真正的签名在37度角。“
勒内的手指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他认得这块棱镜的材质和工艺——去年,威尼斯玻璃大师安东尼奥来访时,曾私下警告过他们:“小心那些过于沉重的玻璃,孩子们。有些材质会记住创造者的执念。“
窗外传来积雪被踩压的“嘎吱“声。勒内刚把棱镜藏进袖口,卢西恩就推门而入。他的右眼此刻已经完全变成了玻璃体,在跳动的烛光下折射出棱镜般碎裂的冷光,不再有丝毫人类的湿润和情感。
“你在找这个吗?“卢西恩从口袋里掏出一支注射器,里面荡漾着粘稠的银蓝色液体,仿佛熔化的星河。“陨铁溶液,能让玻璃停止时间的侵蚀。“
勒内的血液瞬间冻结:“你注射了这东西?“
“只是右眼。“卢西恩的微笑像冰面裂开缝隙,“现在我能看见光的第四种原色。“他转向勒内,那只玻璃眼球仿佛一个无尽的深渊,“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美。“
---
圣诞前一周,勒内在工作室门口堵住了前来拜访的克莱尔·莫罗。她的脸颊被寒风吹得绯红,呵出的白气像短暂的云。
“别靠近我哥哥。“他塞给她一块边缘锋利的黑玻璃碎片,触手冰凉刺骨,“放在你父亲的展柜里,它能吸收恶意。“
克莱尔困惑地端详着玻璃,突然皱起眉:“这里面好像有人影?“
的确,当展厅的煤气灯以特定角度照射时,玻璃内部浮现出卢西恩清晰的侧影。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的嘴唇正在缓慢蠕动,仿佛在无声地重复同一个词:
“永恒。“
---
1885年圣诞夜,拉里克兄弟在工作室装饰枞树。松木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烛光温暖。
卢西恩的右眼已经完全无法闭合,玻璃眼球在烛光下像一颗冰冻的泪滴,反射着节日的暖光,却本身毫无温度。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反常:“如果我们合作一件作品,你会签什么名字?“
“Lalique。“勒内将一颗镀金小球挂上树枝,“一直都是。“
卢西恩的玻璃眼球深处,似乎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红光。他沉默地走向角落那座冰冷的熔炉,拿起一个陶罐,将整瓶银蓝色的陨铁溶液倒入仍在微微发红的坩埚中。溶液与残留的玻璃液混合,发出诡异的“嘶嘶“声,腾起带着星尘般光点的烟雾。
“看看这个。“他举起一个刚刚成型的黑玻璃烛台。烛台的基座是精确计算的十二面体,棱角分明,是卢西恩的风格;但顶部承接烛泪的部分,却诡异地扭曲成自然主义的下垂形状——完美复刻了勒内最爱的那种不完美的、瞬间凝固的流动感。
当卢西恩点燃蜡烛,跳跃的火光中,竟浮现出两个纠缠的半透明影子:一个在专注地吹制玻璃,姿态灵动;另一个,在用游标卡尺一丝不苟地测量光的折射角。
勒内后退一步,脊背撞上冰冷的工作台:“你用了我们的头发?还是血液?“
“不,“卢西恩抚摸着烛台光滑而冰冷的表面,玻璃眼球映出那诡异的双生光影,“比那更深刻——我用了我们对艺术的认知。“
窗外,第一片雪花落在冰冷的玻璃上,瞬间凝结成一枚完美无瑕的、六角形的冰晶,像大自然最精确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