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青州就藩

萧睿暗自思量,按照时间来看,当时小九去藩地也没几年吧?一个没有太大掣肘的帝王,对付无兵无权的藩王,结局怎么样那都是想都不用想的。

怎么听阿婆主的语气反而是萧寻吃亏了。

迟疑的眼神瞄向萧青云,难道小九一直在藏拙,私底下另有势力?

那也不对啊,小九这才多大,书都从未读过,又一直生活在清和殿,哪里来的人教他,自己真是想多了,不如看看阿婆主接下来是怎么说的。

萧青云察觉到帝王偷偷打量的目光,脸色没有任何变化,心态稳如老狗。

虽然他才将将踏入炼气后期,但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并不担心帝王翻脸,大不了就遁入深山修行。

不过能平平淡淡过好日子就没必要折腾嘛,他又不是什么龙傲天男主,喜欢惊险刺激的生活。

几个被圈禁、流放的皇子看着自家父皇,发现他对天幕里所言的事情没有什么反应,一瞬间心都凉了。

以前有个太子压着就算了,现在一个隔代的太孙也比他们重要,他们是捡来的不成?

这么想着,面色也忍不住带了几分出来。

最不会掩饰情绪的三皇子大胆开麦,“父皇!太子是您的孩子,儿臣就不是了吗?您看看儿子将来被欺负成什么样了??”

说罢扑在萧睿的腿边抱着他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就算要削藩也不必这样狠心吧,还将咱几个兄弟贬为庶人,这是有多恨啊!”

七皇子一脸赞同,‘就是就是,三哥说的对。’

太子有些坐立不安,毕竟这是他儿子将来做的事。他也清楚削藩是必然的,藩王权力过大会影响帝王的统治。

但循序渐进才是最好的,萧寻的做法都算是撕破脸了,对自己小叔叔这么狠心,说出去都不好听。

对此,萧睿表示:……

“行了,别丢人了。”他甩了甩腿,没甩掉挂在腿上的三儿子,急了。

“滚回位置上。”

虽然确实是挺可怜的,但是你一个连儿子都有的人了,大庭广众之下哭成这样,难道很光彩吗?

别看大臣们都低头没有看过来,耳朵肯定都竖的高高的,等着听皇室的八卦呢。

而且,这哭的也太埋汰了,看着眼睛疼。

见好就收的三皇子立刻止住哭声,擦着泪坐回位置上,就怕卖惨不成而适得其反,毕竟自己的爹自己清楚,非常要面子的一个人。

现在宫女宦官,再加上大臣们,那么多人,是觉得丢人了。但是这事他肯定会记在心里,以后不管是谁继位,怎么说都不会再是这个下场了吧。

七皇子一脸恨铁不成钢,‘三哥啊三哥,你怎么那么容易就歇火了,真是太辜负弟弟对你的期待了!’

为了以后的美好日子,再丢脸也值得啊。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七皇子:指指点点ipg.

发现萧青云的目光转移过来,原本表情非常丰富的七皇子立刻恢复成平日乖巧的样子。

以后很大几率就是小九这个弟弟继位了,表现的好一点,乖一点,留个好印象。

想着,他朝着萧青云露出一个招牌微笑。

(萨摩耶式笑容)

萧青云:……

要不是刚刚看你一分钟几个表情变来变去,就信了你这副阳光单纯的模样了。

这宫里还真没什么简单的人。

如果七皇子能听到心声,肯定大喊一声冤枉!

他只是个社恐啊,没人注意他就会放松一些,有人留意他就开始紧张,真不是什么心思深沉之辈啊。

可惜他注定不清楚,他想讨好的弟弟把他划分成了扮猪吃老虎那一类人。

【 瑞隆三年初,已经尝到甜头的萧寻,派金普盛去收集秦王萧青云的消息,好找借口削藩。

可惜萧大帝可不是什么软柿子。

那时他已经在藩地——青州呆了五年了,这五年间青州可以说是他的一言堂,百姓们不认皇帝,只认秦王。

金普盛一行人来到青州后,发现这里格外的繁荣啊,比起国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很吃惊的他们去街上、茶馆打探消息,却不知道青州百姓对他们这些陌生面孔已经留意上了。

发现在到处收集秦王的消息后,那简直是炸开锅了,就怕是来害秦王的。

毕竟那时候其他藩王都落马了,只剩下秦王这个独苗苗了,百姓们能不提高警惕嘛。

晚上在他们住宿时,客栈老板一壶茶水直接把他们药倒了,套麻袋揍了一顿,送到了秦王府。 】

萧睿满脸求知欲,“ 短短五年就能让整个州的百姓归心?这是怎么做到的?”

要知道天幕口中隐含的意思是,只要萧青云愿意造反,百姓们都能毫不犹豫的跟上,愿意为他付出性命的意思。

“儿臣今年才八岁。”萧青云打出万能的年龄牌,意思是宝宝还小,什么都不清楚呢。

他本是想敷衍一句,但是看出萧睿是真的感到疑惑,而不是套话,话音很自然的一转,“但儿臣觉得,只要能让百姓们吃饱穿暖,他们自然会向着你。”

底层百姓自古以来都是很能吃苦的一个群体,只要能让他们不被饿死冻死,他们就可以一直继续忍耐下去,日复一日的劳作。

如果让他们吃饱穿暖,过得舒服一点,那更是奉你为神明。

萧睿听到后面露失望,不赞同的摇头,“还真是个孩子。”

自己真是昏了头了,问小九还不如等阿婆主解释。

一句简单的让所有百姓们吃饱,需要的粮食数目可不少,也就只有不知人间疾苦的贵族子弟才能说出这话吧。

萧青云:说了你又不信,我能怎么办?

【“当时秦王府是赵恬在管,赵恬都知道是谁吧?萧大帝的左右手,是他在溧水遇到的的一名游侠。

我们小学五年级课本上的《晚年感怀》这首诗就是他写的。

韶年幸遇明贤主,壮志重燃意气昂。

愿执长戈随骥步,此生不负盛时章。

都会背吧,别毕了业就把学过的知识还给老师了嗷,要我说他的诗句真是课文里最好背的,感恩恬哥。”Up主一脸虔诚,十指交叉放在胸口,安详闭目。】

正在观看天幕的赵恬则是疑惑的摸了摸后脑勺,这个恬哥不会是我吧?

不确定,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