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司清嘉觉得,那是难得的机缘

司菀不得不承认,即使自己夺回一条金羽,司清嘉的运气依旧好得出奇。

她虽然不能打着“割肉取血”的旗号,继续维系孝女之名,但还有别的出路。

她得到这本农经,便相当于得到了催生并蒂莲的法子。

若在佛诞日,令百年未开的并蒂莲绽放,司清嘉便会如前世般成为众人眼中的福星。

讨好太后,亦不算难。

司菀自然不会让她称心如意。

“既然哥哥看不上这本书,我便将此物收走了,免得留在此处,碍了哥哥的眼。”

司菀语气轻飘飘,却如一记记重锤,擂于鼓面。

让司清嘉心绪难平。

她捏紧拳头,忍不住看向柳寻烟,希望姨娘帮帮自己,用母亲的身份强压司菀,勒令她交出农经。

她隐隐有种预感,这本农经非常重要。

一旦错过此书,她定会抱憾终身。

多年来,一直与女儿相见不相认,柳寻烟本就心存愧疚,更见不得司清嘉失落。

“菀菀,大小姐拜入大儒门下,向来爱惜文墨,她借农经只是为了研习,绝不会损毁,何必如此小肚鸡肠,伤了姐妹之间的情谊呢?”

柳寻烟模样温婉,语调也轻柔,活脱脱一副慈母模样。

可对于司菀而言,假如说司清嘉是造成她凄苦一生的罪魁,柳寻烟就是帮凶。

前世她顶着生母的身份迷惑自己,如今司菀既知真相,便不会重蹈覆辙。

“姨娘,我有一事不明。”司菀拔高声调。

对上少女清凌凌的眼,柳寻烟无端有些紧张。

“何事?”

“在姨娘眼里,是不是只有大姐姐才是公府千金,而我仅是您用来讨好大姐姐的筹码。”司菀道。

察觉到众人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柳寻烟干笑两声,反驳:

“你这孩子,说什么胡话?我什么时候讨好大小姐了?”

“无论发生什么,姨娘总会将错处归咎到我身上,而大姐姐则是那个不染凡俗、高高在上的嫡女。”

司菀回忆起柳寻烟惯用伎俩,柔弱,可怜。

以全然无害的姿态为司清嘉扫清障碍。

当年,司菀年轻倔强,不服气,便是有理,也弱三分,吃了不知多少亏。

此等手段平日里瞧着还不明显,但最近公府闹出不少风波,柳寻烟又一直护着司清嘉,明眼人岂会看不出?

“日前母亲带我入宫拜见德妃娘娘,回来后,姨娘不问事情原委,不听女儿分辩,口口声声说自己教导无方。

女儿想问问姨娘,我究竟做错了什么,才让姨娘失望至此?”

司菀低头,用锦帕随意按了几下,掩住那双笑眼。

柳寻烟想要反驳,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她有些慌乱,不敢回望老夫人和赵氏,生怕会引起她们的怀疑。

“哥哥方才说的很清楚,他不稀罕这本农经,姨娘又为何要夺了我的赏赐,是为了哄大姐姐开心吗?

不知道的,只怕还以为大姐姐才是姨娘的女儿,而我是捡来的、”

柳寻烟浑身颤抖,厉声打断司菀的话。

“住口!”

柳寻烟如坠冰窟,恶狠狠瞪着司菀,眼神里的厌憎与恼恨,简直像在看仇人。

世间哪有母亲会这么看自己的孩子?

赵氏觉得奇怪。

但她没把司菀的话当真,女儿出生那日,她仔细查验过,襁褓中的幼童掌心生有一枚红痣。

而清嘉手上的红痣,色如朱砂,比鲜血还要浓丽,怎能有假?

菀菀这么说,是为自己鸣不平。

气话罢了。

不过柳姨娘确实太谨慎,自己虽为正房,却也明白世间男子皆薄幸的道理,又岂会刁难妾室?

柳姨娘敬重他们足矣,无需刻意逢迎讨好,甚至苛待了自己的亲骨肉。

若传出去,旁人只会觉得她赵芳娘不能容人,将妾室庶女欺压至此。

“清嘉是姐姐,菀菀是妹妹,哪有妹妹让着姐姐的道理?”

赵氏拍了拍司菀的肩,把农经塞进她手,“收好,德妃娘娘给了你,这就是你的。”

“多谢母亲。”司菀略微屈膝。

她没有抬头,仍能感受到柳寻烟落在身上的视线,滚烫至极。

“寻烟。”赵氏叹口气,“菀菀虽记在我名下,也是你的女儿,总不能一直让她委屈,迁就清嘉。”

柳寻烟很想说,司菀这样的贱种,不配与大小姐相比。

但她还保有几分理智。

明白自己即便失去慈母表象,起码也得符合人伦。

否则,实在难以解释。

“夫人,是妾身想岔了,这么多年,委屈了菀菀,往后我一定好生照料,弥补自己的过错。”

事已至此,司清嘉再也不敢讨要农经。

可她还是不甘心。

册子薄薄一层,也不起眼,偏生她就是觉得,那是难得的机缘。

不容错过。

总得想法子,把农经弄过来。

不管是偷是抢,东西只能是她的。

公府主子们各自散去。

没等走远,司清宁侧身往后瞥了眼,满脸不解:

“柳姨娘也是奇怪,寻常人都把自家孩子当成眼珠子疼爱,她却只对大姐姐极好,投缘到这个地步,委实少见。”

“大房的事情,咱们别瞎掺和,你爹那边闹出不少麻烦事,与其把心思放在旁人身上,还不如先扫门前雪。”

想起不争气的丈夫,二夫人面色黑如锅底。

她不明白自己造了什么孽,才嫁给这么个烂赌鬼,连清宁的嫁妆都输个精光,哪还有当爹的样子?

司清宁抿唇,有些泄气。

她要是有能耐,或者父亲靠谱些,都不至于日日给堂姐当跟班,腰杆儿也挺不直。

“过几日便是佛诞,听说太后及一众妃嫔也会前往护国寺,若能在佛诞日给你寻一门好亲,娘就放心了。”二夫人道。

“我在府中行三,如今大姐姐还未成亲,轮也轮不到我。”司清宁小声嘀咕。

“你和清嘉能比吗?纵使公府不为她操持婚事,也有七皇子主动求娶,当然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你且等着看,佛诞日,以你大姐姐的性子,定会大放异彩,吸引所有人的注意。”二夫人言辞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