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买卖

听到杨恒文这话,芷荷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语气中尽是无奈:“可如今朝堂之中都说你痴傻,谁会与你做买卖?”

杨恒文轻笑:“那就继续傻下去呗,一个痴傻之人,若偶然赚了点银子,人家只会觉得是运气好,不会觉得威胁。”

…………

与此同时的后院中,杨老太君靠在卧榻上,手中握着一串佛珠,不急不缓地盘着珠子。

表面上瞧着淡然不惊,但垂在膝上的手指却在微微颤抖,脸色冷得如同一块未化的寒玉。

在她的面前,暗卫首领拱手跪地,声音低沉的开口说道:“回杨老太君,前几日府里那个死了的奴才,属下查到他出事前一晚曾私下与三皇子麾下的一名幕僚会面。”

“时间地点都对得上,应当私下确实是有所勾结。”

听到这话,杨老太君的手停顿了片刻,缓缓开口问道:“你确定?”

“属下已经查证三次,虽无法取得确凿物证,但各方供述吻合,足以说明那奴才与三皇子一系有接触。”

杨老太君闻言沉默许久,终于缓缓开口:“……三皇子。”

“他做得好一个局啊,想从恒文这个孩子身上下手,瓦解我们杨家,从而动摇巩固他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哼,当真是打得好算盘。”

她将手中佛珠一捏,珠串发出轻响,听得暗卫低头不语。

杨老太君脸色越发阴沉,声音里却多了几分强硬:“恒文是我杨家的独苗苗,是老身这把骨头唯一活着的寄托。”

“不管是谁,敢伸手动他,老身拼了命,也要叫他血债血偿!”

说着,她一掌拍在身侧几案上,木案发出沉闷一声响。

就在这时,门外一道急促脚步声响起。

只见许莹儿快步走了进来,低声开口说道:“杨老太君,恒文今日白日……”

“去了玉鸾楼,当街扛了个男子回来。”

听到这话,杨老太君眉心一动,转头看着她:“什么?”

许莹儿抿了抿嘴面露难色,却还是如实道:“说是与人争风吃醋,大闹了一场。”

“那男子后来被恒文强行扛回了府里,现在还关在偏院……”

“外头已经传得沸沸扬扬,都说咱们二爷有龙阳之好。”

说到最后,许莹儿长长的叹了一口,神色中尽是忧虑。

虽然她安排芷荷去看着杨恒文,但却忘记了这位爷天生神力,就算芷荷有底子在身也拦不住。

杨老太君听罢愣了愣,随即竟是神情古怪地沉默下来。

过了半晌,她忽然轻笑一声,眼中露出几分欣赏:“……太妙了,真是妙计。”

“这小子,不愧是我们老杨家的种!”

看到杨老太君这副模样,许莹儿不由得一怔,下意识的开口问道:“杨老太君这话……是说?”

“他是故意的。”

“这小子是故意在众人面前做戏,为的就是掩盖昨日之事。”

“恒文他……莫非已经不傻了?”

杨老太君那浑浊的双眼都明亮了几分,带着几分激动的开口说道。

“杨老太君您的意思是,恒文其实早已清醒?”

“那这些年……”

许莹儿顿时明白了杨老太君的话,顿时两眼一亮。

“他若是一直装傻……那这份忍耐,这份心志……”

杨老太君低头喃喃自语,忽然一掌握紧佛珠,面上露出从未有过的笑意:“杨家……有望了。”

她声音中透出一股难掩的兴奋,连肩背都挺直了几分。

“好孩子,不愧是他爹的种。”

“就连这等恶名都能一笑置之,为保名节不惜自污其名。”

“心性、气魄皆远胜常人。”

杨老太君大笑两声,手中的佛珠重重的拍在桌案上:“谁说我杨家凋零?有此孙儿,焉能不兴?”

…………

…………

次日清晨,杨恒文一如往常的换了件青色长衫。

腰束墨玉带,眉目俊朗,气质虽仍懒散,但却给人一种翩翩公子的感觉。

他晃晃悠悠的在前头走着,后头跟着芷荷和庄延。

“二爷,昨夜传言传得厉害,说您……说您……”

芷荷抿了抿嘴,像是想起来了什么事情一般,小声嘀咕道。

“说我龙阳之好?那正合了小爷的心意。”

杨恒文回头一笑,语气种尽是洒脱:“既然他们想看我笑话,那我就让他们笑个够好了。”

听到杨恒文这话,庄延眼神复杂地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惊叹来。

如此宠辱不惊,说不定这位二爷还真的能带着自己干点儿出人头地的大事儿来。

“走,咱们去布坊瞧瞧。”

杨恒文手中折扇一摇,微微颔首开口说道:“我已经查了,杨家在京城最大的布庄锦文坊,名下其实是挂在外姓人头上的。”

“可惜这么多年,一直不温不火。”

“若真按账本来算,那生意应该是很不错的才对。”

“我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我杨家地头上做手脚。”

说到最后,杨恒文手中折扇一收,没好气的朝着布坊的方向走去。

锦文坊,坐落于京城南街,门面气派,人来人往。

掌柜的姓葛,是个五十来岁的老油条。

一听说杨恒文到了,吓得赶紧亲自迎出来。

“哎哟哟,二爷驾到,小老儿真是三生有幸,失迎失迎啊!”

杨恒文踏进门,目光淡淡地扫过一圈周围的众人。

果不其然,不少人一边看布一边偷瞄他,三两成群的窃窃私语着。

“就是这个?那个抢男人的世子?”

“哼,龙阳之好……啧啧,可惜了一副好皮囊。”

“听说啊,那男人当场就哭了……”

听到众人的议论,庄延面色涨红,芷荷则是紧握着帕子,怒气冲冲地瞪着四周。

可杨恒文却是神色如常,甚至朝人群一笑,倒让那议论纷纷的声音一顿。

只见他转头对葛掌柜笑道:“这些年你过得不错嘛。”

“托二爷的福,锦文坊年年有盈余,小老儿也算勉力维持。”

葛掌柜恭恭敬敬的朝着杨恒文拱了拱手,面上流露出几分谄媚的笑意。

“哦?”

“那我问你,锦文坊每年账目上盈余几成。”

“你又从中做了多少假账,吞了我杨家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