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听到这里

听到这里,林若甫的嘴角再也扬不起来了。

他的脸色一沉,显露出不悦之情。

当心中有所期待,却未能如愿以偿时,人们总是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此刻的林若甫,既为未能将人才纳入麾下而感到惋惜,也为自己的热情邀请被拒绝而感到不快。

毕竟,近些年来,他一直都是高高在上地拒绝别人,早已忘记了被人拒绝的滋味。

然而,林若甫毕竟是个聪明且体面的人。

他知道,苏渝这样说,定有他的原因。

于是,在平复了心绪之后,他好奇地问道:“能告诉我其中的原因吗?我自认为品阶、能力都不低,人脉也广,门路众多。

如果你有意仕途,成为我的门生,绝对是个明智的选择。”在说这些话时,林若甫的神情充满了自信。

在官场的浮沉岁月中,倘若缺乏这份自信,那他这么多年的仕途,无疑是虚度了。

苏渝淡然一笑,礼貌地回应:“只因苏某无心仕途。”

“参与春闱,仅仅是为了圆自己多年苦读的梦想。”其实,也并非一开始就排斥为官。

只是在得到系统之后,有了更多的道路可供选择,做官便成了退而求其次的选项。

然而,既然已经苦读了这么多年,又来到了京都,自然是要尝试一下春闱的滋味。

以了结人生三大喜事之一的夙愿——金榜题名,当然,也顺便扬名立万。

林若甫闻言,不禁微微一愣。

寒窗苦读十年,却无意为官?

这种说法,他还是第一次听到,心中不禁对这位年轻人充满了好奇。

于是,他又问道:

“那你未来有何打算?”其实,对于这个问题,

林若甫自觉已经能够猜到几分。

因为他已经知道,苏渝不仅学识渊博,还精通医术。

笵建那被誉为小神女的女儿,便是师从苏渝学医。

更有传言称,苏渝有起死回生、肉骨生肌之能。

这也是林若甫今日前来拜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他打算先谈正事,再聊其他。

虽然心中已经猜到,苏渝或许想从医,但他还是想听听苏渝本人的回答。

苏渝微微一笑,轻轻吐出四个字:“教书育人。”

林若甫心头一震,双眼中满是惊讶。

苏渝无心为官,竟想投身教育?

但随即,他的脸上又露出了些许赞赏和钦佩的神色。

这是一个读书人对于一位先生的钦佩。

他深知求学之路的艰辛,

也明白一位好先生对于孩子们的未来,甚至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都意味着什么。

然而,林若甫还是没想到,苏渝如此年轻,

又如此才华横溢,竟愿意将才华倾注于教书育人之上。

若是他,自是做不到,也断然不愿如此。

此刻,林若甫的心中既有欣赏,也有更多的惋惜。

以苏渝的才能,将来在朝廷中定能大展宏图。

再过十几年,说不定连他的相位,苏渝也能坐得。

唉,真是可惜啊!

当个教书先生,又能有何作为?

只能获得学生们那些微不足道的感激和尊重?林若甫摇了摇头。

不过,他还是选择了尊重苏渝的选择,并表达了自己的赞赏。

苏渝自然看出了林若甫的钦佩和惋惜之情,但他只是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只是心中略感不好意思。

他并非为了牺牲自己、照亮他人。

苏渝的想法很简单。

多收徒,能得奖励,有助于修炼永生之法。

苏渝随后又补充说:

“不久的将来,我会创办一座书院,广纳天下学子,不论出身,有教无类。”

“到那时候,恐怕还得倚仗林相的援手。”

苏渝深知,古往今来,私人创办书院之事屡见不鲜。

诸如宋朝的石鼓、白鹿洞、岳麓等书院,再如元朝的太极书院,明朝的东林书院,皆是典笵。

而今在庆国,此类作为同样可行,开设书局、医馆自不在话下。

王启年一人打理书局医馆尚可应付,但创办书院这等大事,单凭他一人之力显然难以胜任。

林若甫这等人物,在京都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历任各部门,对相关规章流程了如指掌。

加之他多年主持春闱,在太学等地人脉深厚。

届时若得林相适时相助,定能事半功倍。

林若甫闻言,微微一笑,略作思量,随即颔首应允。

“没问题。”

这小子,邀他入门竟一口回绝,丝毫不惧得罪自己。

转而又直截了当提出别的请求。

方才对他的赞赏尚有余温,此刻实难推辞。

况且,也无需推辞。

这并非全然出于对年轻人的青睐,毕竟自己也有求于他。

片刻之后,林若甫缓缓启齿,笑容满面。

“听说你医术高超。”

“老夫倒有一事相求在先。”

“能否劳烦你,为我女儿瞧瞧病?”“诊金之事,都好商量。”

林若甫此行,自是有所准备。

他早已耳闻苏渝的三个条件,并无异议。

对于这个颇有几分意思的年轻人,他自是不会摆架子。

请人治病,自当有请的姿态。

否则,药方由大夫开,病情由大夫断。

一旦惹恼了大夫,只怕病人的死活都不得而知。

这一点,林若甫心里跟明镜似的。

苏渝面上露出一丝疑惑,问道。

“女儿?”

“林相不是只有两位公子吗?”

林若甫膝下二子,这在京都是众所周知之事。

至于林婉儿,乃是林相与当朝长公主所生之女。

此事苏渝虽心知肚明,但表面上却不能显露。

毕竟此时,这仍是皇家的一桩秘辛,尚未传遍大街小巷。

林若甫略一沉默,复又言道。

“不妨直说。”

“我尚有一名私生女,名唤林婉儿。”

“她的母亲,乃是当今长公主。”

苏渝脸上瞬间浮现出极为震惊的神色。

一来是为了配合,毕竟如此惊人的消息,虽然他早已心知肚明,但得让林相知道他是刚刚得知,故而得表现出震惊。

二来,他着实被林相的坦诚所震惊。

虽然他知晓林若甫对他有几分赏识。

但也不必将这种秘辛和盘托出吧。

若只为给林婉儿治病,大可另想办法。

像他们这种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理应不会如此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