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他心中并无丝毫激动

他心中并无丝毫激动,唯有平静与淡然。

进入贡院后,考生们排成数列,依次等待入场检查。

检查官员们面色凝重,一丝不苟地搜查着考生的物品,严防作弊。

书箱中的笔墨纸砚,均需一一检验;长袍、袖口、鞋底,亦不放过。

苏渝悠然自得地打量着四周,发现多数考生神色自若,自信地接受检查;而有些人则紧张得额头冒汗,双手颤抖。

苏渝摇头苦笑,无论哪个时代,总不乏心存侥幸之人。

而这些人,最终往往难逃被无情淘汰的命运。

不久,轮到苏渝接受检查。

因他携带物品极少,除了必要的笔墨纸砚外,别无他物。

检查官迅速完成检查,准备放行。

临行前,他多看了一眼苏渝的书箱,觉得其精致独特。

然而,书箱并不厚实,并无夹层之嫌。

几经检查,未发现异常,遂放行。

苏渝望着书箱,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瞎子手艺虽好,却也带来些许麻烦。

随后,宫中圣旨降临,春炮轰鸣。

贡院中香案撤去,大门紧闭。

一年一度的庆国春闱会试,正式拉开序幕。

作为考生之一,苏渝深知春闱为期三天,期间他们将生活在贡院内,条件虽简陋,却也并非难以忍受。

单看贡院的整体装潢,已然能感受到一股非凡的宏伟气势。

内部的装修亦属上乘,不至于太过艰苦。

步入大堂的一刹那,初春的寒风从门口灌入。

苏渝身着并不单薄,反而乐于享受这股略带凉意的清风。

他边走边不经意地向高台瞥了一眼,

便望见了正襟危坐于中央的此次春闱主考官。

嗯,那是张熟悉的脸庞。

此人衣着品味极高,举止庄重严肃。

气质尤为独特,喜怒哀乐皆不轻易表露。

既儒雅又高贵,

神态既亲切又带有一丝距离感。

一眼便能辨识出,其身份之尊贵。

当苏渝抬头望向他时,恰巧与他的目光相遇。

那是一种沉稳且深邃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那人对着苏渝微微一笑,轻轻地点了点头。

苏渝亦以点头微笑回礼。

苏渝深知,此人便是当朝的 ** 林若甫。

仅仅是对视了一眼后,

苏渝便继续跟随引路人,朝自己的考场走去。

途中,回想起刚才所见之人,不禁露出一丝微笑。

林若甫,的确是个非凡人物。

近年来,庆国正逢盛世。

连续多年风调雨顺,百姓富足,民心安定。

也因此,涌现了许多“千古第一”的称号。

诸如千古第一明君、千古第一治世能臣等。

有趣的是,

还有所谓的千古第一 ** 官场、千古第一奸相。

而这位千古第一奸相,正是林若甫。

林若甫并非出身名门望族,实则贫寒起家。

通过科举之路步入仕途,继而步步高升。

直至今日,成为文官之首,位极人臣。

他是真正通过科举逆天改命之人,

是无数士子心中的偶像与楷模。

然而,尽管林若甫出身贫寒,

但崛起之后的行为,却让士子们感到寒心。

这位 ** 大人,表面看似清明,

实则内心阴险狠辣,收受无数贿赂。

加之在文官体系中常与王公贵族较量,得罪了不少权贵。

因此,落得个权贵疏远、百姓不爱的形象。

也有了千古第一奸相的“美誉”。

但就这一点而言,

苏渝对林若甫并无太多看法。

出身贫寒,并不意味着就必须为官清廉、一心为民。

自古以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林若甫为功名而考,为利益而受贿。

只要他内心无愧,且能承受日后可能遭贬的后果……那便也无妨。

而且,对于林若甫的“美誉”,苏渝有些别样的看法。

也不一定完全是林若甫自身造就了这种局面。

毕竟作为臣子,有时忠奸难辨,

难道真的任由他自己选择吗?

有没有可能,那位千古第一明君,恰恰需要一个千古第一奸相呢?

苏渝轻轻摇头,嘴角勾勒出一抹难以捉摸的微笑,随即转身迈向自己的座位。

不久,试卷分发至每位考生手中,苏渝匆匆浏览一遍,面上依旧波澜不惊。

他提起笔,挥洒自如地在纸上勾勒起来。

考场内,笔尖与纸张摩擦的窸窣声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坐在高台之上的林相林若甫,神色略显异样,不复往日之平静。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之前与之对视的那名少年的身影:一袭白衣,风度翩翩,气质非凡。

正是这份出众的气质,让他在人群中一眼就注意到了这位年轻的举子。

林若甫心中暗惊,这名举子看上去颇为年轻,似乎尚未年满十八。

如此年纪便已取得举子之位,实属不易,再加上他那超凡脱俗的气质,

想必此次科考,他必将榜上有名。

更令林若甫感到意外的是,那名少年在与自己对视时,毫无惧色,表现得十分坦然大方。

林若甫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这样的青年才俊,他已经多年未见。

又过了许久,太阳渐渐升起,驱散了考场内的寒意。

那些原本紧张的考生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得以稍稍暖和一下身体,以更好的状态答题。

否则,若是持续寒冷,他们便只能不停地搓手,以免笔迹生硬。

毕竟,这场考试关乎他们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然而,这样的做法显然既不方便又浪费时间,尤其是对于本就答题困难的考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但苏渝却仿佛完全不受影响,他的体质异于常人,即便是寒冬腊月也毫无惧色。

他只需稍稍运功,便可抵御严寒,甚至还能惠及周围的考生。

当然,他并没有这么做。

此刻的他,只是万千考生中的一员,同样欢迎着这初升的太阳。

高台上,林若甫闭目养神,偶尔品尝一口下属恭敬呈上的茶水。

他略作思索后,起身打算亲自去考场巡视一番,特别是去看一眼那位年轻的举子。

他刚一起身,便有两名中年官员迎了上来,满脸堆笑,谄媚地望着他。

“林相,您无需亲自下场。”“我等愿代劳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