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闻到血腥味的饿狼

沈玉楼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这时,那个年轻劳丁已经挤到了最跟前,伸手就要去抢她手里面的大勺子。

其他劳丁见状,也都躁动起来,使劲儿往前挤,嘴里面还大声叫嚷着。

正甩开膀子擀面的赵宝珠,第一次看见这种乱哄哄的场面,吓得脸白了。

这些劳丁们太可怕了!

个个眼冒绿光,活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饿狼!

她连忙护住面台,大声叫嚷道:“别挤,都别挤!”

可惜,没人听她的。

劳丁们直勾勾地盯着那口冒着热气的大汤锅,不停地吞咽口水,眼睛里面只看得见油汪汪的吃食。

这样下去非得生乱不可。

汤被抢了还是小事。

万一汤锅在哄抢中翻倒,烫着人,或是有人在哄抢中受伤……

沈玉楼想象了下那情形,激灵灵地打了个哆嗦。

不管是汤锅打翻烫到人,还是有人在哄抢中受伤,她都要负责任。

可她目前并没有能力担负起这样大的责任。

而且,她也不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形出现。

此时那年轻劳丁的手都要摸着勺子了,沈玉楼顾不得肩膀被撞得生疼,一把抓住那年轻劳丁的手腕,笑脸盈盈地望着对方。

“大兄弟,你是要买骨头萝卜汤,还是要买骨头萝卜汤面啊?我看你碗里面有块饼子,你不如就买碗汤吧,然后把饼子撕碎了泡进汤里面,就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汤饼了,还能省下两文钱呢。”

话里话外都在为他人考虑。

年轻劳丁抢勺子的动作停顿住,低头去看她,对上她清亮澄澈的黑眸,年轻劳丁忽然就有些心虚,下意识地将手缩了回去。

沈玉楼仿佛没看见对方脸上的尴尬一般,继续笑着跟他说话。

“咦,是你呀,我记得你,昨天还是你帮我指的路呢……齐大哥,我这个骨头汤熬得又浓又香,汤里面还有很多骨髓呢;俗话说了,吃啥补啥,小孩子喝了这种骨头汤,可爱长个子了,回头等你放旬假回家去,我送你一大碗,你带回去给孩子尝尝。”

从大牙湾村带水过来熬汤太费力了,是这个叫齐二牛的年轻人告诉她哪里有干净的水源。

两人还聊了会儿天,所以沈玉楼知道些对方家里的情况。

这会儿刚好拿来用上。

连服役都不忘给家里的孩子编草蜻蜓的父亲,一定是个好父亲。

而一个好父亲,又怎么会是穷凶极恶之徒呢?

他只不过是饿急了眼而已。

果然,齐大斧没再去抢沈玉楼手里的勺子。

尤其是当他发现,由于自己的带头,其他劳丁们也有样学样时,齐大斧还生出了愧疚和心虚,连忙掏出三个铜板,故意大声说道:“我买一碗骨头萝卜汤!”

三个铜板和一个破了口的大海碗一块儿送到了沈玉楼跟前。

沈玉楼虽然表面上看着淡定,连笑容都是甜的,实则内心紧张得不行,冒出了一身冷汗。

直到这会儿她才松了口气,示意赵宝珠收钱,她则接过齐大斧递过来的大碗,给他打了满满一大碗的骨头萝卜汤。

打汤的时候她还搅了搅,又将勺子沉到底,这样一勺子汤舀出来,就不只是汤,还有不少炖出来的牛骨髓和碎肉,以及汤里面沉着的萝卜块。

用牛骨汤炖出来的萝卜,软乎乎的,咸香有味,味道不比肉差。

沈玉楼又往碗里面撒了一小撮绿油油的葱花。

这下子色香味就全都出来了。

齐大斧端着满满一大碗的骨头萝卜汤,十分高兴,主动帮忙维持秩序。

“大家排队,都排队啊,一个个地来!”

哄抢这种事情,就得有人带头,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做那个出头鸟。

如今带头的齐大斧老实了,其他劳丁们也都老实下来,不再梗着脖子死命往前挤。

但也没人掏钱买,而是眼巴巴地望着齐大斧手里的碗,催促他:“大斧,你快尝尝这汤好不好喝!”

三文钱一碗的汤不算贵。

但天上也不会平白无故掉下三文钱砸他们怀里不是?

大家都想钱花得物有所值,免得打了水漂。

齐大斧有心要帮沈玉楼宣传下做弥补,便也不推辞,当着众人的面喝了口汤,然后他的眼眸就亮堂起来,竖起大拇指,由衷夸赞道:“香,太香了……好喝!”

不是假话,是发自内心的真话。

其实他心里面很想多夸几句的,奈何脑袋里面的文化水平实在有限,全都凝聚在了一句“好喝”里面。

沈玉楼莞尔,心说我这汤足足熬了一个多时辰,大骨头起码用了得有十来斤,还有四个大萝卜一块儿炖,另外又加了一大勺用野葱熬制过的牛油,不香才怪呢。

就这食材,随便一个不懂厨艺的人来操作,味道都不会太差,何况还是她亲自掌勺。

“俏厨姬”的名头可不是网友白白给她的。

那是她在灶台前苦练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用汗水挣回来的。

再看看齐大斧吃得满头是汗,嘴巴都不舍得离开碗沿的模样,劳丁们的口水都被带出来了,心中再不犹豫,忙纷纷掏钱买。

“给我来碗骨头萝卜汤!”

“我也要一碗!”

“我我我,连汤带面我都要!”

“……”

服了四天的役,劳丁们每天的伙食,不是凉水配干饼子,就是米粥配干饼子,唯一的咸口就只有两根咸萝卜条。

大家嘴巴里面都快淡出鸟来了。

心里面对热汤热饭的渴望前所未有的强烈。

如今能在冰天雪地中,喝上这样一碗热乎乎又油汪汪的骨头萝卜汤,那滋味,简直不要太美。

大家各自端着自己的碗,就近随便找块地方一坐,便埋头狼吞虎咽起来。

有身上捉襟见肘,连三文钱一碗的汤都买不起的劳丁,也舍不得走远,跟他们凑一块儿坐,闻着他们碗里飘过来的香味,啃自己的干饼子,再喝一口碗里面已经凉透,清亮得能照出人影的稀粥。

看着让人心酸,但场面好歹是稳住了。

不远处的赵四郎望着这一幕,悬着的心缓缓落回实处,抬手抹了把脑门上冒出来的冷汗。

沈玉楼和赵宝珠刚过来,他就瞧见了。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午饭的铜锣一敲响,他立马扔下铁锹去找差吏。

他虽然没做过生意,但也知道在人家的地盘上做事,得给主人家点好处。

差吏就是这片地盘上的主人。

他昨天下工后连夜摸进附近的山林,本来想打些野味送给差吏的,结果野味没打着,倒是意外在山林里捡到了一把匕首。

那匕首不知道在烂叶淤泥里面沤了多久,外面的刀鞘都生锈了。

然而拔开斑驳的刀鞘,里面的匕首却森白铮亮,闪烁着冷锐的锋芒,一看就是好东西。

早上出工前,他将那把匕首送给了差吏,差吏果然十分高兴。

按照赵四郎的计划,差吏收下了他送的匕首,他再带差吏去沈玉楼的小吃摊那里吃碗热乎乎的汤面,沈玉楼的小吃摊就能立足了。

结果哪曾想差吏拉起了肚子。

等差吏解决完生理问题,他们再赶过来,就看见了齐大斧抢勺子,劳丁们齐齐躁动的一幕。

那情形,不说赵四郎面色大变,就连差吏都急得要骂娘。

劳丁们要是闹出乱子来,他也要跟着受牵连。

好在最后有惊无险地化解了。

差吏放下鞭子,扭头对赵四郎夸赞道:“你那妹子,倒是个聪明稳重的。”

赵四郎心想谁说不呢,方才那情形,便是他,也不能做得比她更好了。

不过这话也就在赵四郎心里面过过,嘴上他说道:“这都是跟大人您学的,我昨天跟她们说了不少大人的事情,她们这就学上了。”

这话的真实性有待考究,但是好话谁不爱听呢?

差吏哈哈笑,对赵四郎道:“走,咱们也过去瞧瞧……还别说,闻着还挺香的,我这口水都要出来了。”

赵四郎求之不得,差吏过去,随口敲打劳丁们几句,就抵得上他们说一箩筐话。

两人当即往小吃摊那边去。

沈玉楼早瞧见他们了,并且早早地就煮好了两碗汤面。

见二人过来,她忙端起一碗装得最满,肉也最多的汤面朝二人走去。

赵四郎见那碗装得实在太满,汤汁都快要漫过碗沿了,怕她烫着,下意识就要伸手去接。

结果沈玉楼却只叫了声“赵大哥”,便绕过他,径直将碗送到了差吏手边。

“我家哥哥在这里上工,多亏了大人的照顾……一碗汤面不成敬意,还请大人尝个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