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力压百官,亲封,当朝摄政王!

什么!

话音落下,如同一声惊雷落下,在众人耳畔炸响。

百官满面不可置信,心中无不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惊涛骇浪,惊骇不已。

楚逍,竟放弃了唾手可得的九五之位!

随后,在他们百般震惊的目光中,只见司马昭阳身着龙袍,仪态端庄,缓步从楚逍躬身的方向走出,登临王座!

哗!

霎时间,金銮殿中一片喧哗,怒骂不断。

“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一介女流,怎可登临王座,成为我大魏之主!”

“实乃国之不幸,民之哀戚,此等不堪之事若传扬出去,我大魏,还有何种颜面面对天下万民!”

人声鼎沸,震耳冲霄。

朝堂百官无不面红耳赤,痛心疾首。

怒得竖眼横眉,气得口吐芬芳。

原本,楚逍大势已成,即便坐上这九五王位,他们虽心中有怨,却也不敢多说什么。

但是,任谁都没有想到。

楚逍,竟要扶司马昭阳上位!

一介女流,竟要成为大魏王上!

这是他们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

女子小人,如何能够担此重任!?

一时就有不少人跳了出来,他们纷纷拱手跪地,面朝楚逍,“此等不堪之举,恕我等万万不能接受。”

“请镇北王,收回成命!”

众人将头深深埋在地上,言辞恳切。

只不过,楚逍还没开口,司马昭阳的脸色却是变了又变,难看到了极点。

不管怎么说,她现在也是大魏王室剩下的唯一血脉。

却是没想到,这群口口忠心,句句效命,饱读诗书的文臣百官,竟然这般迂腐。

“难道尔等不知,有我司马昭阳,大魏就仍有一线希望的道理吗!”

望着一个个大臣强烈反驳,司马昭阳紧紧抓住王座一侧,过于用力之下,骨节发白,不禁在心中狂吼。

失望透点。

连在丽妃的劝解中,心中重燃起的雄心壮志,似也如同风中残烛一般,随时熄灭。

楚逍面无表情,将司马昭阳,以及百官的反应全都看在眼中,暗自点头,尤为满意。

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女子不得干政的传统。

现在这般景象,就是他所想要的效果。

如今,王城确实在他掌控之中。

可是,一旦新王上位,这些表面臣服,心中却是各怀鬼胎的大臣,必然会心猿意马,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所以,他必须要将这些人的幻想,彻底扼杀在萌芽之中。

扶持司马昭阳上位,一来,毫无权威,不符合古礼,这些大臣必然不会臣服,正好可以掐断许多人的不臣之心,稳固朝堂,尽归他所掌控。

二来,姚盛安那边,也算是有个交代。

一石二鸟,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

百官一阵喧嚣,待大殿中稍稍安静下来,楚逍整了整衣袖,才悠悠开口,“女子上位,确实与礼不符。”

百官本以为楚逍固执己见,却是没曾想,一开口,便赞同了他们的观点。

这倒是让他们心中惊疑,都不知道楚逍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心中都拿不定主意。

却在这时,楚逍冷峻的面容上,浮现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意。

“不过,本王此意已决。”

“诸位,可还有不同意见?”

他居高临下,俯视百官,眼中的杀意毫不掩饰,杀气凌天!

众人心中一怔,顿时面色大变。

身处朝堂这么久,百官之中,不乏心机灵敏之辈。

都是成了精的老狐狸。

他们瞬间反应过来,楚逍这是打定了注意,要扶持司马昭阳上位了。

一人率先站了出来,跪地高呼,“镇北王忠义,为国为民,一心为国之社稷。”

“长平公主继位,乃是天命所归,臣等,愿誓死效忠!”

此人身居要职,乃是文臣之首,定远公魏忠懿。

魏忠懿一开口,其余人见势不对,也纷纷跪地出声。

“附议!”

“附议!”

“臣附议!”

一时之间,那些反对的声音,尽皆被压了下去,大殿内外,只听一片附议奉和之声。

唯有少数几人,依旧坚持。

毫无意外的,楚逍挥挥手,几名亲卫就将其强硬的拖拽了出去。

直看的一众朝臣胆寒不已。

那几人的结果,就算不用想他们也都知道。

必然是九死一生。

众人心惊之余,不由暗自抹了把冷汗,心中庆幸。

解决了问题,楚逍嘴角微扬,躬身朝司马昭阳递去一纸诏书。

“陛下,青州,并州两王谋反作乱,祸乱王城,幽州将士千里勤王,英勇抗敌,功不可没。”

“还请陛下宣旨册封,论功行赏!”

眼见楚逍面色沉凝,一本正经,众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大跌眼镜。

司马昭阳更是银牙咬得咯咯作响。

她心中气急。

楚逍这颠倒黑白的脸皮,倒是远比她想象之中,还要厚上十分。

明明自己是乱臣贼子,可到还倒打一耙,成了勤王的功臣。

实在可恨。

奈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饶是司马昭阳心中怒火中烧,恨不得活剐了楚逍,却也只能咬牙接过诏书,朗声宣读。

“此战有功者,孤必逐一赏赐。”

“封原车骑将军王忠,为中军大司马,掌管大小军务!”

“封幽州车骑将军赵常春,为定国大将军,主掌王朝兵马!”

“封太中大夫远将军程昱,为征战骠骑将军!”

“封光禄大夫左都护周毅,为征战骠骑将军!”

“封度支校尉王虎,为虎贲中郎将!”

“封...”

一连串册封落下,幽州众将悉数着盛装进殿,意气风发。

其中最得意的,莫过于王忠无疑。

他早已到了暮年,却是不曾想,还有一天,能成为中军大司马,位同三公。

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除了王忠等人,攻城剩下的那六万降军之中,先登,拔旗,陷阵,斩将者,也多有封赏。

皆是喜不自胜,春风得意。

反之,一众朝臣脸色却是无比难看。

却在这时,最后一道册封落下,全场皆寂。

“封镇北王楚逍,为当朝,摄政王!”

百官瞳孔巨震,脸色无不惨白,面无血色。

心中无不涌起了无尽的悲哀。

每个人都清楚,从此以后,大魏王朝之中,楚逍,将无人可以动摇。

众人深深望着前方那道伟岸雄姿,神色各异。

却在这时,一人匆匆跑入大殿。

“禀陛下,荆州荆王起兵了!”

“禀陛下,扬州贤王起兵了!”

“禀陛下,交州,益州,凉州,起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