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算太成功的第一个任务,都杀了(11)

春草堂里,卢老夫人面色不虞。

昨晚王琇书那些言行举止,真如疯了一般,因此她让儿子借机休了王琇书,尽早迎娶蔡二小姐。

三不去又如何?她儿子堂堂知府大人,总不能要个会打人的疯癫正妻。

儿子却说不妥,还让她对王琇书宽厚些。

这臭小子莫非对王琇书余情未了?

那可不行!

王家哪比得上蔡家?王琇书也比不上蔡二小姐一根手指头!

有心把儿子叫过来教训一顿,他又去了前头官衙,只得恨恨道,“这不孝子长大了,还当了官,就不把老娘当回事儿了!”

钱嬷嬷笑道,“老夫人说的什么话?锦州城谁不知,老爷最是孝顺!”

卢老夫人冷哼一声,“他若真孝顺,便该听从母命,早早休了王氏。”

儿子刚任知县那一年,她就有休王琇书之念,只是考虑到王茂生还有几个官场上的同窗,强行忍着。

一看到王琇书,她就想起当年寄住王家的情形,王琇书是锦衣玉食的娇小姐,她和儿子是衣衫褴褛的破落户。

哪怕现在翻身了,那种窘迫感、羞耻感依然深埋心底。

也许,只有王琇书从卢家消失,她才能忘记那些不体面的前尘,安心当个养尊处优的老夫人。

那不孝子却总顾忌着名声,一来二去的,就拖到了如今,要她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谁会一直盯着卢家的后院!

钱嬷嬷素来知道她的性子,劝道,“您别着急,老爷自有主张。”

卢老夫人嘟囔,“他是有主张,我只怕王氏用狐媚手段。男人呐,都逃不过这一招。”

昨晚肃羽刚喝完安神汤,他就急着去找王琇书,也不知是不是被王琇书勾了魂。

钱嬷嬷不以为然,“老爷又没有留宿。”

夫妻两人不躺在一块儿,就少了那么点儿意思。

卢老夫人一想也对,转忧为喜,“这孩子有分寸。”

说到这儿忽然想起,等娶了蔡二小姐,儿子少不得与其双宿双飞,她这老娘只能退到一旁,立时欢喜不起来了。

小丫头进来禀报,夫人求见。

卢老夫人正没个撒气处,“叫她进来!”

轻盈的脚步声靠近,帘子掀起,王琇书进到屋中。

卢老夫人本来准备了一肚子骂人的话,看到她却一时失语,钱嬷嬷和屋里伺候的丫头仆妇们,也不顾尊卑,齐齐抬头看她。

李妈则是低着头,不敢看她们的脸色。

......她劝过的,极力劝过,但夫人不听,非要把老爷送的首饰全戴在头上身上。

王琇书张开双臂,在卢老夫人面前转了一圈,笑道,“这些珠宝首饰,都是你儿子为了讨我欢心,今早特意送的。”

卢老夫人眼前一片金光,不敢置信地道,“我儿送的?!”

王琇书挽起袖子,露出四五只手镯,金的玉的都有,又拂过腰上悬着的几枚玉佩,“是啊!”

卢老夫人:“......不可能!”

王琇书扶着头上的步摇,微微一笑,“老爷对我,真是情深意重。”

卢老夫人审视的目光将她从头扫到脚,又从脚扫到头,脸色难看,紧抿着唇。

金镯、金簪、金戒指的颜色这么正,定是足金,玉的水色也很通透,一看就是值钱的好玉。

这不孝子,她想打根金拐杖,他说奢靡太过,不让她打,送王琇书他倒舍得!

王琇书:“他还说我劳苦功高。”

卢老夫人阴阳怪气,“是么?你有什么功?什么劳?”

王琇书诧异挑眉,“你不记得了?这可真是狼心狗肺,忘恩负义。”

卢老夫人想不到她这般直白,“......你说什么?!”

王琇书一脸傲慢,“世人皆知,卢东山能有今日,都是因为我们王家。老夫人,你的荣华富贵,也是我们王家给的。”

卢老夫人又羞又怒,声音颤抖,“你,你胡说八道!我儿有今日,是他有才学,有运道,与你们王家无关!”

王琇书不屑,“呵,若不是我父亲动了怜悯之心,他哪来的才学?哪来的运道?你们母子早饿死了!”

卢老夫人气急败坏,这贱人,自己不想听什么,她就偏说什么,越来越没眼色了。

怒道,“一派胡言,我儿天资聪慧,纵然没有你父亲,也有别的先生慧眼识英才!”

王琇书:“但最终给你家衣食、让你儿子有机会读书科举的是我父亲,不是别人。”

顿了顿笑道,“何况,你以为你儿子是什么人见人爱的稀罕物?遇见我父亲之前,你们已经穷困了好些年,怎没人拉一把?”

卢老夫人火冒三丈,脱口而出,“那是你父亲多事!”

天下的贵人多得很,她儿子如果没有拜在王茂生门下,便有机会拜更好的先生,也许现在早当上总督或巡抚了。

这么想的话,王家对她家不但无恩,还有仇,坏人前程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