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要债的来了

从车间离开了后,陶学明来到娱乐城。

他一过来,还以为自己走错地方了。

大门口,聚集了差不多三四十个人,都不知道在干嘛。

保安拦着不让这些人进去,陶学明从旁边的缝隙钻了进去,快速走进大厅。

“老板,你回来的正好。”

刘经理快速走过来,苦笑着说:“老板,咱们这里人已经招满了,但外面那些人还不走,怎么办?”

“他们,都是来找工作的?”

陶学明问。

“是啊。”刘经理叹气道:“那些都是上岗几十年的老职工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厂里就给了他们一笔补偿金,然后就失业了。”

“现在想来咱们店里扫扫地,洗洗盘子什么的。”

“只不过前几天我们都招满人了,所以……”

“赶走把。”陶学明说,这里又不是做慈善的,不可能什么人都要。

他上了楼梯,回到自己办公室。

刚坐下没一会,门推开,向宇航走了进来。

“陶子哥,我一个远方大姨过来了,我给她弄了个扫地的活,不碍事把?”

陶学明翻白眼,你都安排了,我还能说啥,难道给赶走啊。

“这段时间,如果还有亲戚找你,你就暂时不要答应了。”

陶学明说:“我怕过段时间,还有更多的人来找你安排工作。”

向宇航疑问道:“陶子哥,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我看很多厂都关门了。”

陶学明嗯了一声,这两年,是要发生一些大事了。

开始摸着石头过河,进行一个新的转变,还是全国范围内的。

现在还只是一个试点,等在过四五年左右,那几年才是最恐怖的。

忽然,他桌上大哥大响了。

“喂。”

“陶子哥,你快来把,我这里出事了。”

齐英英哭泣的声音响起。

“什么,你那里出事了……等着我,我立刻过去。”

陶学明立刻起身,说道:“叫上兄弟,跟我去一趟。”

“好。”

向宇航立刻走了出去,叫上了十个保安。

陶学明带着人,用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他过来以后,看到七八个混混在砸门。

齐英英躲在屋里面不敢出来。

“你们干什么的,住手!”

向宇航带着保安冲了过,陶学明快速敲门:“英英姐是我,你没事把。”

“我没事。”

齐英英小心的打开门,颤声说:“这些人来了就砸店,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

“没事,英英姐你等着,让我来解决。”

陶学明安抚好对付,他转身看着眼前的人,问:“你们混哪里的,干什么砸店?”

“欠债不还,凭什么不能砸店。”

领头的男子骂道:“这里的店主,从我们这里拿了很多货,现在货不退,钱也不给,人还找不到了。”

“我们发泄火气怎么了。”

陶学明皱眉,问:“我齐叔会欠你们钱?”

“他欠多少。”

“五百。”

“好,这钱我出了。”

陶学明想着,给了钱,这些人就不会过来闹事了。

“陶子,不能给钱,我爸根本不欠他们钱,让他们拿欠条出来都没有。”

齐英英急忙说道。

陶学明想了想,也对,欠债总要有欠条的把。

“欠条拿出来给我看看。”

他问道。

“我们没欠条,都是口头协议。”

陶学明笑道:“没欠条,那就没有证据,没证据怎么证明你们说的是真的。”

“赶紧滚,不然我就要动手了。”

这几个混混,目光闪烁,他们看到这些保安人多势众,有点心虚。

“好,那你等着,我们走着瞧。”

混混们转身走了。

“英英姐,没事了。”

陶学明吐出一口气。

齐英英哽咽着点点头,说:“我爸也不知道去哪里了,也不说打个电话回来。”

陶学明皱起眉头,齐叔走了快一个月了,人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

就留下一句话,让他好好照顾英英姐,然后人就没了踪迹。

拿着他的钱,干什么去了。

……

几天后,啤酒厂忽然来了一个好消息。

外国人很喜欢他们厂里生产的啤酒,需要的数量更多了,打到了三百万人民币!

按照目前的产量速度,车间不够了,得需要扩张才行。

扩张车间,就需要购买设备,然后吸引人才进去。

人才还好说,就是设备比较麻烦。

陶学明直接去找姚良策。

见到姚良策的时候,对方在办公室打瞌睡,他来了,对方都没听到。

“咳咳。”

陶学明咳嗽了一声,姚良策才惊醒了过来。

“你来了。”

看到是陶学明,姚良策才揉了揉额头,苦笑道:“我刚刚打盹了,居然没看到你来。”

“这几天,姚叔肯定累坏了把,白头发都出来了。”

陶学明坐下来。

姚良策长长的叹气,说:“是啊,这几天一系列的文件,看的我头疼,每天还要规划那些国营厂该怎么处理。”

“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陶学明说:“老外那边,跟我签订了一个新的订单,车间的产量跟不上了,所以我需要扩张。”

“其它的东西都好说,就是制酒的设备比较难弄。”

“这个好说。”

姚良策说:“我从其它失给你调来几个就好了,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你在扩张的话,能招多少工人?”

“大概五十个左右把。”陶学明说。

“好,五十个就五十个,不能少于这个人数。”

姚良策一下来了劲一样,整个人都精神了。

这几天,他每天都在发愁市内的几千个工人怎么处置。

还有其它厂也有快要倒闭的,成百上千的人都要回家。

现在听到陶学明可以解决五十个岗位,心中是高兴的不得了。

陶学明自己都没有想到,弄个制酒设备会这么容易。

可能是因为他能招到工人去工作把,不然就没这么简单了。

聊了几句,陶学明走了,回家等着设备运送过来。

但是时间,比他想的要快一点,因为过了不到十天,设备就送过来了。

比他想的要大,预留的车间,居然装不下。

最后是没办法,陶学明只能连夜找人,把不够的位置,在扩展了数十米。

前后耗费了五天的时间,安装又用了三天三夜。

第十五天的时候,这个设备终于调试好了。

调试好结束的当天,就投入了生产。

姚良策那里,直接给他把有经验的老工人挑选过来,塞给了他五十个人。

这几十个人,以前都是其它酒厂的老职工,有经验,都是老师傅了。

过来以后,很快就上手开始干。

这也让陶学明松了一口气,什么都有县城的,总比请学徒,还要慢慢的去教,那样也麻烦。

新车间扩展没几天,姚良策带着一帮同事就过来时差了。

走了个过场,说了两句,又拉横幅庆祝了庆祝,晚上,陶学明跟这些人吃了饭。

陶学明喝了一个半醉躺在床上睡觉。

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有人进来了房间都不知道。

“还在睡呢。”

向宇航把东西放下,喊了两声,陶学明没有醒。

他转身去厨房忙活了。

陶学明这一觉,睡到了下午四五点,醒过来的时候,头疼脑热。

他起身来到客厅,看到桌上摆好了饭,还有留下的纸条。

“陶子哥,醒来了就吃点东西,凉了自己热一热。”

看这歪歪扭扭的字迹,也是向宇航留下的。

陶学明笑了,这小子居然还跑过来给自己做饭,也是有心了。

他坐下来,吃了几口饭,喝了一大碗小米粥后,胃里面才好受了一些。

吃饱喝足,陶学明就靠在沙发上,打开了电视。

电视上播放了一个新闻,某火车脱轨,造成三死十二伤,有八个外国人伤势严重。

经过初步调查,是人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