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章 没钱,还不要脸

徐母高兴的直点头。

乡下地方没那么多规矩,多少人过了一辈子了,都没有想着去领什么结婚证。

都是摆个酒席,就算数了。

没有结婚证,她儿就还是单身,以后去城里,想娶谁,就娶谁!

就算沈月棠到时候想闹,她就一口咬定,沈月棠是她儿子玩剩下的破鞋。

看那小贱人还怎么有脸回城里!

可随即她又发愁道,“那酒席的钱咋办?”

徐青山:“我和周晓芸同时考上大学,总得办个升学酒。”

“对啊。”

徐母一脸恍然,“晓芸办升学酒,她得出钱!到时候人都来了,再说是双喜临门,刚好把婚事儿一起办了!”

……

晚饭的时候,徐母就把摆升学宴的事,跟周晓芸说了。

“咱大队出了你跟青山俩大学生,是喜事儿!”

“谁不想来沾沾咱家的喜气儿?”

“晓芸呐,你看到时候摆个六桌,每桌坐十个人,做八大碗,就差不多了吧?”

周晓芸顿时喜笑颜开,徐母果然重视她!家里没钱,还愿意给她办升学宴,并且办得比村里人结婚还要隆重。

可该客气,还得客气客气,“那得不少钱吧!”

徐母笑眯眯地说,“你考上大学,你爸妈那边出点,我再借借,也就差不多了。”

沈月棠听得差点没忍住笑出来。

空手套白狼这一招,算是被徐母给玩透了!

一分钱不出,就想办升学宴,还能额外收一波红包。

周晓芸好像听不出来被算计了一样,还乐呵呵地答应下来。

“行啊!钱不是问题。”

“婶子,这些年,你要辛苦操持家,还要带小三子,有点钱不容易。”

“升学宴的钱,我自己一个人出了。”

徐母惊喜地拍大腿,“哎呀,真没想到,晓芸你家里人这么有本事,还这么疼你,这次又给你寄了不少钱吧?”

又嫌弃的瞪了眼沈月棠,“不像有些人,一天天的,家里活儿不管,就知道往床上一躺,等着吃白食!”

三年来没休息过一天,就今天没干活的沈月棠头都没抬一下,利索地把桌子上最后一块红薯给吃了。

吃完把碗一推,“我吃好了,得再去躺会儿。”

徐母都没吃饱,气得她对着沈月棠的背影连着点了好几下,最后朝徐青山抱怨道,“你看你的好媳妇!你就不管管?”

徐青山觉得沈月棠闹脾气,还是不舍得他去上学。

这都是小事儿。

只对徐母敷衍道,“先说正事,回头我再去说她。”

徐母也只能先把沈月棠放下,转头问周晓芸,“晓芸,你爸妈给你了多少钱?要不你先给我,明天我好去把肉和菜准备着。”

周晓芸啊了一声,脸色有点不好看。

她是说愿意掏钱办升学宴,可徐母句句离不开钱,就跟讨债的一样,她又不欠他们家的!

气氛有点尴尬。

徐青山一副被人侮辱了的样子,

“妈,你怎么能真问晓芸要钱?咱家是穷,但我有手有脚,怎么能花晓芸的钱?”

又对周晓芸微笑道,“晓芸,我妈随便说说的,你别放心上。”

周晓芸感觉好神奇。

徐青山对她一笑,她就聋了!

心神荡漾,恨不得立刻就把徐青山拉到屋里把事儿给办了!

“没关系,婶子这是没把我当外人,我很高兴。”

“不过我没有问我爸妈要钱,我想好了……”

她话还没说完,徐母就急得直拍大腿,“哎呀!你,你这孩子,咋能不问你爸妈要钱呢?你不问你爸妈要,钱能自己从地里蹦出来?”

徐青山叹了口气,把喝水的碗放在桌子上了,“妈,别问了。”

“晓芸这么做,肯定有她的道理。”

眼看自己养大的儿子一次次为了女人顶撞自己,徐母生气道,“好好好,我不问!你们的事儿,我不管了,行了吧!”

说完,就甩手走了。

周晓芸还没被人这样下过面子,眼里噙着泪,“徐青山,我只是不想让我爸妈看低你,我有办法赚钱,不信你等着,我一定能赚到钱,我要让所有人都看看,咱俩不靠家里,也能成事儿!”

……

第二天,沈月棠一早就起来了。

越是到年下的时候,大队里的活儿越多,她得趁这几天的时间,再多赚点工分。

火车票买了,但路上干粮得带。

她还想给妈妈带点东西回去。

爷奶重男轻女,有偏心二叔一家,爸爸是个大孝子,妈妈在家日子不好过。

她在家时,还能护着妈妈。

也不知道她不在的时候,妈妈在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刚要出门,正对上从茅房出来的徐青山。

“上工去?”

沈月棠嗯了一声,不想多说一个字儿。

徐青山很不满意沈月棠的态度,拦住她,“如果你还想跟我领证,就要学会怎么孝顺老人,怎么操持好这个家。”

沈月棠听得耳朵发痒,实在忍不住他叨叨,跟他摆道理,“难道我之前不孝顺吗?还是我之前没有操持好这个家?”

“你妈,你,还有你们家收养的小三子,你们身上穿的,吃的,哪样不是我做的?”

转身指着西边新起的小屋,“这间房,难道不是我盖的?”

徐青山脸色不太好看,却仍旧摇着头,指责道,“是啊,之前你那么孝顺,勤快,现在怎么就变了?”

“我知道你处处想和晓芸比,可你比得起吗?”

“她能考上大学,你怎么不也考个大学出来?”

沈月棠失笑,“我为什么落榜,你真不知道原因吗?”

高考复习时,小三子突然反复高烧。

徐母嚷嚷着头痛,徐青山和周晓芸要出人头地,要考大学,一门心思复习。

只有她,不忍心眼睁睁看着才三岁多的孩子烧成傻子,不仅要操持一家子的吃喝,还要衣不解带地照顾孩子。

她考试时也尽力了。

哪怕落榜,她也认命,从没有把这件事再拿出来说过。

可徐青山却一遍又一遍地用来打压她!

徐青山心虚地扭过脸,“你要有真才实学,就算不复习,也照样能考上大学。”

好。

好好好。

沈月棠总算是知道什么叫夏虫不可语冰,什么叫对牛弹琴!

如果有真才实学就不用复习,那他和周晓芸又为什么为了复习,家里活儿一点不动,连工分也不去上?

没关系,反正就剩五天时间,再有五天,她就能离开这儿。

徐青山却以为她被他感化了,被他说得羞愧了,满意道,“只要你懂得自己的本分是什么,等办升学宴那天,我会跟村里人公布我们的喜讯。”

“等我在城里站稳了脚,也会接你过去享福。”

沈月棠:“好。”

只要不是真带她去领证,怎么都好。

她快步准备离开。

“对了,你上工顺便把我和晓芸的工分也挣了。”

徐青山又朝沈月棠的背影吩咐。

沈月棠脚步一顿,头也不回地说,“好,你就等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