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宫?不!是德阳正殿!

“让我们退兵?”

“开什么玩笑!”

看着传旨太监递给自己的命令,武乐匡仅仅只是看了一眼,整个人就变得怒不可遏。

“还请将军息怒,这是陛下的命令,还请将军遵从。”

在面对着一名当前手中掌握着万余人马的将军,这名传旨太监也是有些小心谨慎道。

“本将知道这是陛下下达的命令,但是这命令最开始是何人提出来的?”

“是陛下独自想的,还是朝中那些现在只知道吃干饭的老东西?”

武乐匡的话语才刚刚落下,这名传旨太监的额头就冒出了冷汗,随后他连连开口劝阻道:“将军谨慎言行啊!”

闻言,武乐匡先是一愣,随后通过这传旨太监的表情,也是瞬间就明白了提出这种歪主意的人员到底是谁。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武乐匡气的牙关紧咬道:“那群老东西,到底知不知道他们提出的这一计策究竟有多么德尔白痴吗?”

“只要我们这几名在前线抵挡着大泽军队的将军一撤走,那么大半个荆州可就真的落到他们的手里了!”

“到了那个时候,仅仅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国都的大梁王朝,真的还算是一个王朝吗?”

“更何况,现在我大梁王朝兵士的绝大部分家眷们,可都在我们后面啊!”

“只要我们撤了,恐怕我大梁军心动摇、民心涣散啊…………”

听完了武乐匡的言语后,这名传旨太监也是微微轻叹了一口气,“将军,您说的这些话,咱家听不明白,也不想听明白。”

“咱家只知道,如果将军现在不愿退兵的话,那么…………”

这名传旨太监的话语还没有说完,就见到武乐匡那一直挺直的肩膀无声的塌了下去 。

“本将明白了,本将会退军的。”

当武乐匡的话语说出口的那一瞬间,一种无形的压抑弥漫在了整个帅帐的内部。

“将军明白就好。”

说完了这句话后,这名传旨太监叫退出了帅帐。

当天正午,武乐匡下令让众人饱餐一顿,随后下令后撤!

也是在这一天,和武乐匡一同抵挡着大泽王朝军队的数名将领也是一同下令后撤。

从天空的俯视图来看,那与大泽王朝军队规模几近于对等的大梁王朝兵士,一齐向着大梁的新国都退去!

在一开始撤退的时候,大梁王朝的兵士们还挺高兴,在他们看来可以退到后方,不用打仗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随着撤退深度的加深,一种不解和恐慌逐渐在大梁王朝的兵士中开始弥漫。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退的这么远,远到已经将他们的家中亲眷给隔离在了保护圈之外。

“将军?我们还要继续撤吗?”

这句话是在这些时日里,出现在大梁王朝军队中频率最高的句子。

无论是底层的士兵询问下层的将领也好,还是下层的将领询问中层的将领也好,他们都会说出这句话。

另一边。

在被一分为二的荆州另一面,那被大汉王朝占领的荆州。

一座悬浮在天空中的‘天宫’,开始了在各个城池之间的游行!

在看见了这天宫的那一刻,大汉的留守将士们是兴奋、激动的呐喊、欢呼。

因为他们知道,自家的陛下就在那一座宏伟的天宫之上!

而占领地内,一部分没有被华武王林宇征调走当成壮丁的青壮年,心中还是有着一些反心的他们,在见到了这一座天宫之后。

所有人都是露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当知道了行宫的主人是大汉王朝的皇帝陛下后。

他们只是犹豫了片刻就彻底的在心里抹除了对大汉的反心,然后跪在地上向着那一座悬浮在天空中的天宫磕头叩首,口中不断默念道:“神仙勿怪!”

而那些安安稳稳的生存着的荆州百姓,则是跪地叩首,口中直呼,“神仙保佑!”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在荆州各地城池的大汉守军,对刘启所在的这一座天宫的欢迎话语后语。

“大汉万年!大汉皇帝陛下万年!”

这是在荆州各地城池的大汉守军,对刘启所在的这一座天宫的欢送话语。

时间就在这种情况中眨眼间就过去了。

一周后,大梁王朝的新国都内。

一种无形的压抑笼罩在了城池内,所有人的心里面。

无论是官员们也好,还是平民们也罢;无论是军中将领们也好,还是军中士卒也罢…………

所有人,甚至是皇宫内都是弥漫着一种无形的了极点的压抑。

皇宫大殿内,众相互之间亲近的官员们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着。

“听说又有士卒逃营了。”

“对,确实又有士卒逃营了,这才不到一天半的时间,十二万大军就已经变成了十一万人出头。”

“这样下去的话,等到了大泽王朝军队攻城的时候,我大梁还能够剩下多少可战之兵呢?”

这句话一说出口,四周瞬间变得沉寂一片…………

一部分官员们的心里面按耐不住的出现了一抹小心思,还有一部分官员们心中满是悲愤欲绝,他们已经做好了以身殉国的打算。

但是绝大部分的官员们,心中都充满了迷茫,事情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要知道在一年前,他们大梁王朝还是占据着荆州、梁州,这一片辽阔疆域,有着兵员六十万的恐怖王朝。

可是为什么一年后却变成了这个样子呢?

他们想,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那些可恶的世家中人,因为他们自家那英明神武的陛下才会逝去。

因为自家那英明神武的陛下逝去,一切都在变好的大梁王朝,状况才会这般急转直下!

当名褚坐上了龙椅之后,朝会正式开始了。

“现在知道我大梁兵士逃营的具体原因了吗?”

名褚那听上去还是有些稚嫩的声音,沙哑着传入了众朝臣的耳中。

在龙椅后方的诸葛雯,听到了名褚的声音后,眼中写满了心疼,但是就算是这样她也没有随意的开口。

因为她知道,在某些时候自己的儿子,是切实代表着那大梁王朝至高无上的皇权的。

当这皇权出声的时候,一切的杂音都本该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