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人艰不拆

李四以为案子破了,真相也查明了,张三更是自首了,那么他就可以回家了。

谁知道孙大人说:“张三,你虽然招供了,但没办法证明你说的是真话,本官会仔细查明。”

李四傻眼地看了看孙山,不明就里地问:“大人,还查明什么?”

张三自首了,不应该案子结束了吗?自己能回家吗?

孙山淡淡地说:“张三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本官还要进一步查清楚。在未查清楚的这些日子,你们依旧要留在牢房里。”

瞧了瞧那一堆细麻,今日任务还未完成,张三和李四得要继续搓麻绳赚饭钱。

李四错愕地看着孙山,随后反应过来自己依旧要坐牢,不能归家。

着急地喊:“大人,我是冤枉的,我可是受害者,你要查就查,你关张三便是,怎么不放我出去?”

孙山安抚道:“李四,莫要着急。如果是清白的,本官定会还你公道。耐心等一两天,本官得查清楚张三所言真假。放心,本官很快就能查清楚了。”

杨捕头领着小弟们只粗略地调查张三,李四的背景,还真不知道张三妹子与地主的亲事。

这可不能张三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一定要查清楚才行。

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李四正想抗议,张三比他更着急地问:“大人,求求你,千万别告诉村里人,要是让他们知道了,我们一家再也抬不起头,我家妹子的婚事....”

刚才孙大人说地主家这里提条件,那里提条件,迟迟不确定婚事的日子,就是为难他们,让张家退亲。

如果知道妹子有一个盗窃的哥哥,婚事更不能指望了。

张三好迷茫,好痛苦,不知所措,只懂得一味地磕头求饶。

张三的妹子婚事成不成一回事,想到有一个盗窃哥哥,的确给地主家完美的借口退亲。

于是答应道:“行,本官只派人暗地里查,不会牵涉到你家妹子。”

孙山看了看张三,也算是个好哥哥,比那些不把妹子当妹子的哥哥好太多了。

而且一个姑娘家家,不远将来肯定被悔婚,流言蜚语肯定四起,也不知道如何面对。

如果因为张三这事退婚,这一家人更是无法抬头,说不定还会做傻事。

从张三的证词来看,这个农家汉子的确憨厚,之所以抢布,或许一时被蒙了眼,被逼得太极了。

孙山想到自己是沅陆的父母官,不能做得太绝,何况真的在管辖范围内出了人命,也有责任。

权衡利弊,分析形势后,孙山答应了张三的请求。

张三眼睛早就被泪水模糊,连连磕头,呜呜地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磕头的劲头真大力,血一直流个不停,看得人心酸。

李四依旧傻眼,张三苦,他也苦啊,张三是加害者,他可是受害者,总之自己比张三苦很多。

急切地说:“大人,你别走啊,我可是无辜的,怎么就不放我出去。大人,求求你了,放我走,我不想待在大牢里,这里太难受了,大人,大人,布我不要了,行不行?求求你放我走,好不好?”

李四拼命地叫喊,只可惜孙山像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衣袂飘飘,只留下一抹倩影。

杨捕头又把张三,李四扔回大牢里。

指了指大大的一捆细麻说道:“你们俩,安心等待。等衙门查清楚了,该处罚的处罚,该放入的放入,你们放心,我们家的大人向来明察秋毫,很快就有结果的了。”

说完后,杨捕头也飘飘然地离去了。

哎,真麻烦,报官作甚?

一报官,他们的工作就加深了,真是讨厌!

杨捕头不仅想打张三的板子,也想打李四的板子,要不是这两人坚持报官,他们哪里需要跑来跑去。

哎,也不知道有没有加班费?找个机会问一问孙大人才行。

自从衙门规定节假上值有加班费后,衙门的人变得贪心了,超过上值的规定时辰还在上值,都想着有没有加班费。

这事嘛,不问问怎么知道有没有呢?就算挨骂,那就骂吧,反正也不会少一块肉。

杨捕头很给力,两天后就查清楚了。

确定张三并没有说谎,的确与地主家定了娃娃亲,的确地主家老太爷生前定的,只不过老太爷前两年去世了。

杨捕头低声地说:“大人,地主家的少爷暗地里说亲,好似跟另一家的员外小姐私通,呵呵,大人,你猜的对,地主家正准备悔亲。”

孙山点了点头:“行吧,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把李四放了,至于张三,就算事出有因,也不能做错事不受惩罚,打十个板子,好让他得到教训。”

杨捕头连忙点头:“是,大人,下属就去办。”

张三,李四的案子会不会在衙门留档案,那肯定不留了。

这么一丁点小事就留记录在案,孙山今年的考核怎么办?

除非杀人放火这种大事需要真正的升堂审案并且文书记档,其他的能不写就不写。

不是为了张三好,是为了孙山的前途好。

哪个官会在任上特意增加案子,那可对官员的晋升一点好处也没有。

孙山才不会这么笨给自己留档找事。

没一会儿,杨捕头就走了进来:“大人,张三已经挨完板子了。”

顿了顿,补充道:“按照大人的吩咐,把他送到城隍庙,等伤好了,再让他回去。”

孙山点了点头说:“行,做得不错。”

杨捕头又说道:“大人,李四在门外等着你召见。”

李四走了进来,怯怯地看着孙山,怯怯地问:“不知大人找草民何事?”

加害者张三挨完板子就能走人了,怎么自己这个受害者还不能走的?

莫非孙大人真的看上那匹布,等着自己亲口说送给他?

孙山指了指丁娘子布。

李四心有神会地说:“大人,这次草民能沉冤得雪,全靠大人的明察秋毫,英明神武。为了感谢大人,草民想把这匹布送给大人,希望大人笑纳。”

说出这么违心的话,李四悲从中来。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次不仅损失了布,还坐了牢,更是搓麻绳搓到手生茧。

人艰不拆,日子太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