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全力消化手中所得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各地的热钱都往这片土地上跑的时候,想不发展起来都很困难。

遍地开花的企业工厂支撑起了温三的工业体系,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婆罗洲除了油田,天然气田之外,也有大片的土地落到了温三的手中,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战略资源。

新加坡的税收,以及商船过境税,各种商品上岸离岸产生的交易税等让温三的钱包变得鼓胀了许多。

随着马六甲海峡的稳定,温三开始对周边的鬼子用兵。中南半岛也开始对最后盘踞在陆地上的鬼子进行清剿。

多管齐下,只用了几个月就将中南半岛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都纳入了自己的管理范围。

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阻碍。确实有一些本地人以各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不过温三也用拳头和炮口告诉他们,没有实力就闭嘴。接受天朝上国的领导并不是多丢人的事情。

何况有了前面的示范区,很多脑子里有异想的人都转变了过来。至于那些转变不过来的,会有大兵帮他们扭转。

对付外族人,温三的手段变得不那么仁慈了。因为大多数的当地人,还是更信奉丛林法则,拳头大才是硬道理,才会有人听你讲什么,说什么。

对于真正的老百姓来说,谁来当领导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他们只要能生活下去,饿不死,基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真正心存异心的,正是那些一直骑在老百姓头上的地主,军阀,以及所谓的豪门望族,门阀乡绅。

这些人有人脉,有手段,还与一些殖民列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如果想要在当地搞点动作,破坏性比普通老百姓要大得多。

温三的做法很简单,愿意跟随他们的,服从领导的,只需要按照颁布的政策办事即可。不会受到特别针对,还能享受到基本的国民待遇。

对于那些包藏祸心,想要搞三搞四的家伙,直接一锅端了。

温三很明确的告诉政务人员,没有雷霆手段,别想轻易让这些外族人臣服在他们的脚下。

这里不是国内,很多东西没有必要心存顾忌。任何一个新的政权诞生,都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混乱期,调整期。

在这段时间里,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该去掉就果断的去掉,不要犹犹豫豫的,留下一些后遗症,反而会尾大不掉。

温三这个思路是有很多人不理解的,但是当所有人都坚决的执行下去的时候,他的地盘很快就得到了稳固,并且迅速的发展起来了。

一年时间不到,绝大多数当地人都认可了新政的管理方式。同时还有不少人因此生出了自豪感。

以前,他们生活在最底层,卑微到连狗都不如。现在,只要遵守相当法令,便可以抬头挺胸的过自己的日子。

只要不犯事,不作奸犯科,不管是军队还是政务官员,都不会拿他们怎么样。态度也是相当的和蔼,并没有明显的贵贱之分。

拿下马六甲海峡之后的大半年时间里,温三团体都在韬光养晦。除了清剿中南半岛上的剩余不多的鬼子之外,并没有什么大的军事动作。

在这段时间里,温三终于消化了刚刚弄到手的东西。重工业制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种装备更是成批量的走下了生产线。

同时,各种战略资源的筹备也达到了新的高度。足以支撑他们开启新的征程。

在这段时间里,鹰酱和D国都把第一代云爆弹制作出来了。这东西在战场上的破坏力确实让好些国家为此胆寒。

特别是毛熊那边,吃了很大的苦头。

好在他们拿到的只是第一代产品,威力远不如温三手上掌握的二代,三代产品。

就算两国想要研究开发威力更大的云爆弹,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研究,才能弄出来。

温三这边,却是将相关的交易都弄到了手。

几位后世震惊各国的青年科学家顺利归国,并且带回来了大量的研究资料。相关的研究单位在这些人回来之后,秘密实验基地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建设了起来。

总之一切都步入了正轨,并且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连云港造船厂第一批制造军舰终于完成海试,交付海军舰队。

第一代大黑鱼又生产出来四艘,第二代的升级版也开始投入建造之中了。

温三手中的海军再次扩大,成立了第三舰队。一支驻守在国内沿海,另外两支则活动在南海和印度洋海域。

为了执行温三的新计划,邓一荣在稳定了新城之后,便率领第一舰队前往印度洋。

当然,主要目标自然是中东地区的石油大国。

在这个时期,石油无疑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后好几十年的时间里,都有无法取代的战略作用。

中东地区产油量相当的惊人,但是在这个时期,还有不少小国并不清楚自己长期生活的土地下面,埋藏着异常丰富的石油资源。

只有那些用锄头都能挖出石油来的国家,才被各大列强死盯着,派出自己的人员在这里搞风搞雨,以获得廉价的石油。

温三想要做大做强,这里的蛋糕自然不能放过。

他已经作好了打算,随时准备登陆中东地区,获取属于自己的油田。

这段时间里,其实各大列强并没有亲自下场去抢夺石油。而是采用扶植亲近自己的当地势力去霸占石油资源。

本质上说,还是一场交易。只是在交易的过程中,列强们付出的东西并不多,随便给出一些武器,粮食就能换走一大船石油。

对于当地势力来说,石油这东西是从地下冒出来的,他们并没有付出什么成本,卖得便宜也在情理之中。

好些势力甚至害怕自己卖得贵了,从而失去自己的客户。因为这东西在周边几个国家都有大量产出,你不卖有的是人要卖?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列强们还没有上手直接抢夺,与后世那种动则刀兵相见的情况确实温柔了许多。